于香港上市后,江南布衣旗下的品牌均在今年開始做出策略調試,這一次,是Less開始發力。
11月22日,江南布衣集團旗下女裝品牌less在黃浦江畔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發布其2018春夏新品系列,這是less首次面向媒體和公眾發布新品秀,此前更多只面向經銷商發布。而這次“首秀”的特殊性意味著業內人士可以首次在成衣上架前,就先對Less新一季系列進行了解。
一般從品牌對秀場發布地點的選址就可以看出品牌風格和主題的端倪,像less品牌的理念“less is more”一樣,當代藝術博物館擁有克制的秩序空間,較為空曠的藝術館內部卻不乏可以琢磨的細節,本季概念主題是“less is fun”(“少有趣味”),品牌在“less is more”的理念之上,尋找有趣的理性和收斂的小趣味。
作為江南布衣集團旗下品牌,less定位于新職業女性的時裝品牌,成立于2003年,其品牌的核心理念“less is more”源于世界知名建筑師Mies van der Rohe的建筑設計哲學。在采訪中,“我對于‘less is more’的理解是先舍才有得。”江南布衣集團首席財務官朱乾表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職場女性的穿著都給人一種高高在上而冰冷的感覺,但現在職業女性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們也開始注重質感,不是說見客戶就一定要穿套裝。”
但江南布衣集團品牌部總經理鄭敏杰強調,less并非要向大眾化發展,“首先‘大眾化’這個定義就是模糊的,我們只是希望less所倡導的理念能夠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認同,或者說找到更多同類。”‘大眾’并非一個貶義詞,但鄭敏杰并不把這個詞理解為隨大流的設計。
Less做出改變的時機位于整個集團將業務提升到另一個高度的轉折點,去年10月31日,江南布衣集團正式于港股主板掛牌上市,而這一部分倚靠的是集團的多品牌發展意識,自2005年開始,江南布衣開始建立自身的品牌矩陣,除less以外,還有男裝CROQUIS速寫,以及近年拓展的童裝jnbu by JNBY、青少年裝Pomme de terre蓬馬和家居線JNBYHOME。
不同于近幾年中國品牌收購海外品牌而形成多品牌矩陣的做法,江南布衣的子品牌都是由內部孵化的,各個品牌之間雖然有不同的定位,面對的是不同的消費群體,但是卻要達成更為統一的品牌價值觀,也就是說相比于收購來的品牌,江南布衣旗下品牌的協同性要更高。
而集團上市后,旗下各個品牌在市場上的動作也會直接影響到股價,像less一樣,各個子品牌正加大品牌的宣傳力度,讓目標群體更廣泛地聽到品牌故事。然而實際操作起來,風險也同樣存在,朱乾表示他最怕的就是被資本綁架,他認為在這其中拿捏尺度十分重要。
資本進入為品牌帶來利好是必然的,“這對我們設計資源的擴大是一個很好的幫助,當我們變成一個公眾公司之后,我能夠見到更多更好的設計師。”朱乾說。
明星的到場同樣是less品牌營銷上的一次特例,盡管如此,品牌依舊用較為控制的手法去對待KOL和明星的邀請。“我們在意流量,但這不是唯一標準。”鄭敏杰說道,不管是less還是江南布衣旗下其他品牌,他們想要達到的最終目的是——把衣服上的logo剪掉,消費者是否還能夠識別出品牌,換句話說,就是品牌在市場競爭中的差異性和辨識度,“最終在乎的還是產品,而流量只是將我們的產品理念傳遞到消費者的一種方式。”
集團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江南布衣內部的品牌細分策略還是較為準確和奏效,8月30日公布的2017財年財報顯示,增長率高達22.6%,凈利潤更是同比上漲38.5%,隨后的9個交易日股價漲幅達34.58%,11月首兩個交易日,江南布衣再次上漲11.51%,成交額逾5000萬港元。如今,江南布衣集團的市值已達到58億港元。